第五屆進博會期間,畢馬威圍繞環境、社會和治理(ESG)展示多個契合中國經濟綠色發展趨勢、助力減少碳足跡的創新成果,并舉辦了“藍色未來——ESG專場”活動。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表示,隨著中國“雙碳”目標的穩步推進,以ESG信息披露為代表的監管要求正在逐步建立并加強,ESG已經成為不少企業構成業務戰略的重要一環。
畢馬威中國環境、社會與治理服務主管合伙人林偉表示,2022年全球營收排名前100企業的ESG信息披露率為79%。中國營收排名前100企業的披露率從2020年的78%上升到89%,但較日本、新加坡、英國等地區接近100%的披露率,仍有一定差距。此外,數據顯示,2009年至2021年間發布ESG報告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逐年增加,但所占比例仍在20%至30%范圍內波動,增長趨勢并不明顯。
畢馬威中國環境、社會與治理服務合伙人胡穎華表示,中國尚未出臺針對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強制要求,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以自愿為主。鑒于一些區域和國內的報告法規正快速發展,預計自愿披露情景將在未來幾年內發生變化。畢馬威建議企業應未雨綢繆,為未來強制披露提前做好準備。
ESG正在發揮投資標的“篩選器”的作用。畢馬威認為,機構投資者需要將ESG要素納入投資決策過程,更全面地評估一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社會貢獻,從而篩選出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投資標的。
畢馬威中國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沈瑩表示,據調查,大約三分之二的機構投資者認為納入ESG因素將會在未來五年內成為行業標準,但目前仍處于考慮和執行的初步階段,任重而道遠。畢馬威發布的《保險行業ESG重大行業趨勢》 中提到,很大一部分保險公司未在篩選投資機會時考慮任何ESG因素。預計越來越多的資本將以“負責任的投資”為原則,投向那些在ESG領域有優良表現和增長潛力的公司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